今天主要是研究抖音、快手、微博、b站这4个内容社区的内容生态和商业逻辑。
发车:
01&02 快手&抖音因为两者是直接竞品,我就放在一起对比来说了。
抖音日活3亿,月活5亿(来自抖音官方最新公布),2022年营收200+亿元。
快手日活2亿,月活4亿(来自快手官方最新公布),2022年营收200+亿元。
1. 人群画像可能很多人单凭感性的认知,认为抖音和快手是两波完全不同的用户,但数据说明,抖音和快手的用户画像很相似。
两者已经没有很大区别了,不像以前那么泾渭分明,快手就是low,抖音就是潮。
当一个产品体量足够大的时候,他之前的特色会越来越低,因为原始的小众是走向不了大众市场的,就像北京的麻酱和重庆的火锅。因为味道变得“不正宗”了,所以才走向大众。
2. 内容风格快手的更沙雕,原生态,不用为了精致而刻意雕饰。抖音的内容更戏精。
快手趋向于乡土、生活百态,抖音内容则偏向于时尚娱乐、新闻热点。
3. 平台生态和粉丝关系快手更关注「人」;抖音更关注「内容」。
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抖音的人不行,快手的内容不行,而是这两个平台侧重点不太一样。
产品的功能设计代表了两款产品的价值观区别:
快手的界面设计和APP功能很简易,学习成本很低,使用流程简单:打开APP就能看视频,点击右上角就能发视频。
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,可以流畅的看视频和发视频,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了。
快手是一个有情怀的产品,坚持普惠,让每一个人都被看见,就算内容没那么优质。快手更像是一个有牵绊的社区,所以老铁文化、家人文化在这样的土壤中形成。
(快手的评论区特别友好,没有杠精和撕逼)
而抖音就是一款很有野望,战略洞察的强运营产品。抖音为了解决高效的UGC内容生态,算法加推头部流量,所以很容易打造头部网红。
所以打开抖音看到各种精致的小姐姐,相当于为你定义了美的标准,但这样就降低了普通用户的创作欲望。
原来一个15秒的视频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,现在看到一个炫酷的模板,却发现自己拍的不如别人精美,搞得拍一个15秒的短视频要花掉好几个小时。更不会有欲望去记录自己的生活。
4. 而且抖音和快手都不只是单一的产品,有自己的内容矩阵抖音有西瓜长视频,火山对标快手做下沉,皮皮虾做热门内容集合。
快手也有快看点做热门内容集合,阅读赚金币的资讯内容对标趣头条和今日头条,快手极速版做精致内容合集。来验证内容模式。
5. 商业化快手的收入是直播>广告>电商。
快手在2022年收入超过200亿,绝大部分来自直播业务,商业化是很克制的状态。
但在今年7月中旬,快手宣布将加速商业化,称2022年商业化的营收目标是150亿。
广告包括信息流广告、作品推广(原粉丝头条)、话题标签页等产品。
电商层面,上线了快手小店,内测“快直播”平台,同时接入有赞、淘宝、天猫、无敌掌柜等第三方平台,京东与拼多多也宣布接入快手小店。
抖音的最大收入是广告>电商>直播,广告占绝对大头。
对比来看,同样是200多亿的收入当中,抖音几乎都由营销贡献。其中,包括信息流、开屏等广告形式在内的硬广占据大头,而与内容做结合的挑战赛、星图等广告产品也具备很强的溢价能力。
为丰富购物车玩法,抖音平台还推出官方话题、达人超级话题定制、抖音直播、抖音万物节等购物车玩法。
抖音在达人主页内,正式上线了自有店铺入口,用户可进入达人的个人店铺进行购物。
2022年,微博有大约4.62亿MAU(月活用户)、2亿DAU(日活用户),营业收入却只有17.2亿美元(约110亿人民币),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%。
1. 平台生态和粉丝关系目前大家对微博的认知就是娱乐粉丝的大本营,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布地,就是以热点新闻(尤其是八卦新闻)为核心的媒体App。
虽说是社交媒体,但基本没人在上面交朋友了吧。
在用户的日常生活中,微博的影响力已经完全无法与微信、今日头条、抖音、快手之类相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