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:杨凯
“戴老师的实验课讲得太棒了啦!我以前没有上过这么有意思的(实验)课,(我)特别喜欢。”
“长大了我也要当科学家,做一些人类现在没有做出来的东西,让大家生活得更好。”
……
4月22日,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、平安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、科技日报社支持的“科学家走进乡村课堂”主题活动,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娄山关将军希望小学开展。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”获得者、“科普中国形象大使”、英国籍化学专家、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,给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实验课——《什么是化学反应?》
不用打火机,用水壶喷水就点燃了蜡烛;摇晃玻璃瓶,里面的液体从黄色变成红色再变成绿色;通过不同液体的融合,轻松配出了“彩虹”液体;把不同的物品放入液氮,观察物品的不同变化;和孩子们互动,揭示尿不湿的“秘密”;大象想刷牙了怎么办,戴博士也可以轻松做出来……
“同学们,你们看到这些实验的时候,不能光喊‘哇’,这不是魔法而是科学,要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,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,‘why’非常重要。而且我们一定要有证据,通过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……”戴伟教授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实验,启发孩子们要善于思考,并且用科学的方法来寻求真相。
“我今天学到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区别。把气球放入液氮,它没有产生新的物质,只是热胀冷缩了,这就是物理变化;液体和空气中的氧气混在一起变成了不同的颜色,有新的物质产生了,就是化学变化。”
“戴老师说,我妈妈炒菜做饭就是化学变化,我回家了要告诉我妈妈,你给我做得是化学反应!”
……
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,表达着自己的“观后感”。
2021年9月1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,戴伟是出席座谈会发言的7名科学家代表中唯一的一位外籍科学家代表。从2011年起,戴伟就踏上了科普之路,他的科普足迹踏遍了我国除广西、西藏以外的其他省份。
“引起孩子们的兴趣,让孩子们爱上科学,提升他们的科技素养能力。我去过很多偏远的地区做科普活动,那里的孩子更需要(科学知识的普及)。而且,今天的活动,不光有现场的这几十个孩子,通过网络,看到(科普课)的孩子更多,这样效率更高,效果很好。”戴伟说道。
此次“科学家走进乡村课堂”主题活动通过线下入校、线上直播的形式,将戴伟的“魔法课堂”与“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”千所乡村小学的孩子们以及社会公众进行了有效连接,让更多人的了解科学知识,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。